2023-05-29 來源: 中國金融新聞網
5月27日,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年會暨2023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發表講話。王建軍表示,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“基本盤”,也是資本市場的基石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對于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、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。證監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大事來辦。
王建軍表示,通過這幾年的努力,上市公司的面貌和質量發生了可喜的變化,上市公司重要性持續增強,成長性不斷凸顯,規范性穩步提升,引領創新作用日益突出,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有力支持了宏觀經濟大盤穩定和整體好轉,也夯實了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。
據介紹,2022年,上市公司實現增加值18.23萬億元,占國內生產總值(GDP)的15.1%;合計貢獻稅收4.79萬億元,占全國稅收總額的28.7%;2022年,上市公司克服多重不利因素沖擊,實現營業收入71.53萬億元,凈利潤5.62萬億元;2022年,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達1.66萬億元,占全國研發支出的五成;2022年度分紅派現首次突破2萬億元,同比增長17%。
王建軍強調,上市公司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質量,體現著中國經濟的成色。去年年底,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已經啟動實施,工作重點從“治亂”轉向更深層次的“提質”,挑戰更大、任務更重,必須克服困難,多管齊下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。對此,王建軍提出四項重點工作:一要固本強基,構建好用管用的法規制度體系;二要聚焦問題,規范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;三要樹牢導向,培育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;四要懲防結合,從嚴打擊財務造假。
王建軍表示,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,但上市公司自身是內因,是責任主體,也是最終受益者。各上市公司要主動扛起自我規范、自我提高、自我完善的責任,牢記“四個敬畏”,守牢“四條底線”,真正成為各類企業中的“優等生”。對此,王建軍提出五個方面要求:一是不造假。好的上市公司,負責任的實控人、大股東必須做到講真話、做真賬,不操縱業績,不欺騙市場,不誤導投資者,牢牢守住底線。二是不背信。必須樹牢上市公司姓“公”的意識,敬畏法治、敬畏規則,把全部精力放到搞好經營、提升業績上,要對得起廣大投資者的信任。三是強主業。主業突出、業績優良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體現,也是贏得投資者青睞、贏得市場地位的關鍵所在。要有強烈的實業報國情懷,扎根實體、苦練內功,聚焦主業、做精專業,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。四是謀創新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上市公司要用好資本市場這個“助推器”“催化劑”,科學謀劃創新活動,提高創新的針對性、有效性,為重點、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作出貢獻。五是重回報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,是對投資者最好的保護。實控人、大股東要保持好上市初心,努力創造更多價值,讓投資者真正分享到企業發展壯大帶來的紅利。
王建軍表示,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過程中,自律組織可以大有作為。下一步,上市公司協會要認真落實《關于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見》,探索開展獨立董事履職評價工作,加快獨立董事信息庫建設;搭建綜合培訓平臺,組織上市公司互學共建;持之以恒講好上市公司故事,為上市公司提供優質服務。
責任編輯:魏敏倩